东坑二氧化碳制作 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 东坑二氧化碳制作 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 东坑二氧化碳制作 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 东坑二氧化碳制作 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产品描述

直径89-219mm 容积0.8L-40L 瓶体高度197-1315mm 瓶体重量1.6-48.2KG 壁厚3.2-5.7mm 材质37Mn 34CrMo4 工作压力15Mpa 20Mpa 测试压力22.5Mpa 30Mpa 标准GB/T5099.3 ISO9809-3 EN ISO9809-3 EN ISO9809-1 包装无缝钢瓶密封 执行标准国标 分子式CO2 用途工业/实验室 物理状态液态 性状无色无味 是否危险化学品 纯度99.995% 99.999% 等级优等 规格40L 类型低温储罐
二氧化碳是一种在常温下无色无味无臭的气体。化学式为CO₂,式量44.01,碳氧化物之一,俗名碳酸气,也称碳酸酐或碳酐。常温下是一种无色无味气体,密度比空气略大,溶于水(1体积H₂O可溶解1体积CO₂),并生成碳酸。固态二氧化碳俗称干冰,升华时可吸收大量热,因而用作制冷剂,如人工降雨,也常在舞美中用于制造烟雾(干冰升华吸热,液化空气中的水蒸气)。
二氧化碳 (CO2)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制造**物质的重要原料。大气中的CO2,通过植物的光合作用以**碳的形态固定下来;同时,通过氧化过程,又将**碳氧化,以CO2的形式不断地释放到大气中去。
热带森林每年每平方米面积上能固定1~2千克的CO2,中纬度农田则只能固定 0.2~0.4千克。海洋和森林是CO2的一个储存库,起着调节大气中CO2含量的作用。大气中CO2平均含量按容积比约占320ppm。地球上每年参与光合作用的CO2大约是大气中CO2含量的5%。其中多数为海洋植物所利用,陆地植物次之。
年、日变化 CO2浓度的日变化受作物群体密度大小、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强弱,以及太阳通量密度、风、温度等的影响。一般空气中 CO2浓度白天低夜间高。白天农田中的浓度可低到200ppm左右,夜间可达330ppm以上。白天,作物群体内CO2不足,靠与上层大气之间进行湍流交换和吸收土壤中所释放的CO2来补充。但是,通过扩散作用而进入农田作物层中的CO2的数量很少,在晴朗无风时农作物尤其感匮乏。CO2的浓度在一年中也有变化。夏季作物生长旺盛,CO2浓度逐渐下降,夏末达到低值,作物收获以后,浓度又逐渐回升,冬末春初达到高值。 补偿点和饱和点 CO2补偿点是在能得到满足的条件下,作物光合作用所消耗的CO2与呼吸作用所释放的CO2达到平衡时的CO2浓度。它在光强较低时,随着光强的提高而降低,随着温度的提高而上升。CO2的浓度在补偿点以上时,光合作用强度随浓度的增高而加大。CO2饱和点是在能得到满足的条件下,光合作用的强度达到大值时的CO2浓度。即CO2浓度**过饱和点以后,光合作用强度不再随CO2浓度的增加而加大。CO2补偿点和饱和点还与植物的种类有关,C3植物补偿点高,饱和点低;C4植物补偿点低,饱和点高。
参与光合作用的CO2来自三方面:叶子周围的空气、根部的吸收的和叶内组织的呼吸放出的。CO2自大气到达叶片光合作用的中心,须经过以下的扩散途径:大气→群体叶层→叶面→气孔→细胞间隙→细胞表面→光合作用中心。CO2输送的表达式如下: 式中Tc为 CO2的输送量, 「CO2】air是空气中 CO2浓度,「CO2】chl为叶绿体中的CO2浓度,rα为空气的阻抗,rS为气孔阻抗,rm为叶内组织阻抗。
调节途径 提高作物对CO2的吸收量,可采用增加空气中的湍流交换、减少 CO2在空气中的输送阻抗、增施**肥料、通过水分调节气孔的张开度等方法。在密闭环境下施用CO2的方法,已开始用于农业生产,如在温室中用干冰、 CO2充气瓶以及燃烧丙烷、天然气、煤油补充CO2等。
二氧化碳培养箱是通过在培养箱箱体内模拟形成一个类似细胞/组织在生物体内的生长环境,培养箱要求稳定的温度(37°C)、稳定的CO2水平(5%)、恒定的酸碱度(pH值:7.2-7.4)、较高的相对饱和湿度(95%),来对细胞/组织进行体外培养的一种装置。
应用范围
其广泛应用于细胞、组织培养和某些微生物的培养,常见于细胞动力学研究、哺乳动物细胞分泌物的收集、各种物理、化学因素的致癌或毒理效应、抗原的研究和生产、培养杂交瘤细胞生产抗体、体外授精(IVF)、、组织工程、药物筛选等研究领域。
用户对二氧化碳培养箱都有两条基本的要求:
一是要求二氧化碳培养箱能够对温度、二氧化碳浓度和湿度提供稳定的控制,以便于其研究工作的进展;
二是要求二氧化碳培养箱能够对培养箱内的微生物污染进行有效的防范,并且能够定期消除污染,以保护研究成果,防止样品损失。
微处理控制系统是维持培养箱内温度、湿度和CO2 浓度稳态的操作系统。微处理控制系统和其它各种功能附件(如高低温自动调节和警报装置、CO2警报装置、密码保护设置等)的运用,使得二氧化碳培养箱的操作和控制都非常的简便。
如:LEEC 的PID 微处理器触摸屏控制系统,它能严格控制气体的浓度并将其损耗降至较低水平,以保证培养环境恒定不变,且能保证长期培养过程中箱内温度,并有液晶显示,图形化过程、干预事件记录等。此外报警系统也是不可少,它能让你及时知道培养箱出现的情况,并做出反应,从而大限度地降低了损失,保证实验的连续性。有些培养箱有声/光报警装置,温度变化达±0.5℃,或CO2 浓度变化达±5%时,即会自动报警;有些具有CO2 浓度异常报警显示功能;有些具有低压、断电报警功能。这些装置都是为了方便使用者,以减少繁琐枯燥的实验过程而设计的。
东坑二氧化碳制作
成分组成信息
纯品  √       混合物            
 
名    称: 二氧化碳
有害成分:二氧化碳
浓    度:
分 子 量:44.01
分 子 式:CO2
 
三、 危害性概述
危险性类别:GB2.2类不燃气体
侵入途径:吸入、皮肤接触。
健康危害:当空气中二氧化碳浓度**过3%时出现呼吸困难、、呕吐等,浓度**过10%时,可引起视力障碍、、呼加快、血压升高、意识丧失等,浓度**过25%时能出现**的抑制、昏睡、以及窒息,皮肤接触固体或液体二氧化碳,能引起冻伤。
环境危害: 温室效应
燃爆危险:明火、遇热、震动易爆炸,盛装瓶口断裂也可引起爆炸。
 
四、 急救措施
吸    入:应*转移至空气新鲜处,安置休息并保持温暖。病情严重者立即就医
皮肤接触:立即用水冲洗受伤部位,如果产生须就医诊治。
眼睛接触:提起眼睫,用清水冲洗15min~30min后就医诊治。
食    入:无资料
 
五、 消防措施
危害特性:盛装二氧化碳钢瓶在日光下曝晒或受热后瓶内压力或钢瓶头被摔坏*引起爆炸。
有害燃烧产物:无资料
灭火方法及灭火剂:可用水或沙土。
灭火注意事项:火灾时可用水龙头喷水保持火场容器冷却。
六、 泄露应急措施:
应急处理: 1、限制人员进入直至完全清洁为止;
2、经由受过训练的人员进行清理工作;
3、穿戴合适的个人防护装备。
消除方法:安全情况下,减少或停止泄漏。
 
七、操作处置与储存
操作注意事项:*撤离防染区人员至安全地带,严格限制出入。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切断泄漏源,并用排风机将泄漏气体送至空旷地方。
储存注意事项:阴凉通风、远离热源、仓温不宜**过30℃,空瓶、满瓶应分开存放。
 
八、接触控制 /个体防护
高容许浓度:5000PPM(9000mg/m3)
工程控制:密闭操作,加强通风。
呼吸系统防护:通风、局部排风通风或呼吸防护。
眼睛防护:佩戴化学。
身体防护:穿防渗透工作服
手 防 护:佩戴防护手套
其他防护:无资料
 
九、理化特性
物质状态:气态、液态
形    状:无资料
颜    色:无色
气    味:稍有酸味
临界温度: 31.0℃
沸点(101.325Kpa升华点):-78.5℃
临界压力:7381.5Kpa
溶点(517.97Kpa):-56.6℃
蒸 气 压(0℃) :3485.6 Kpa
爆炸界限:无资料
临界密度:468Kg/ m3
蒸气密度:无资料
密 度:气体(0℃,101.325KPa)1.98Kg/m3
液体(0℃,3485KPa)929.5Kg/m3
溶 解 度:水中10℃吸收系数1.1887
主要用途:铸造业、电子工业、工业、化工业。
 
十、稳定性和反应性
稳 定 性:稳定
避免接触条件:远离火种、热源。
禁 配 物:强碱
分解产物:无资料
聚合危害:不聚合
 
十一、毒理学资料
急性毒性:长时间吸入高浓度的二氧化碳,将引起代谢障碍,特别是因**的沉滞而逐渐陷入沉睡以及窒息。
致 敏 性: 无资料
亚急性或慢性毒性:当空气中二氧化碳浓度**过3%时出现呼吸困难、、呕吐等,浓度**过10%时,可引起视力障碍、、呼加快、血压升高、意识丧失等,浓度**过25%时能出现**的抑制、昏睡、以及窒息,皮肤接触固体或液体二氧化碳,能引起冻伤。
致突变性:无资料
致 畸 性:无资料
致 癌 性:无资料
其    它:无资料
 
十二、生态学资料
可能的环境影响: 无资料
其它有害作用: 无资料
 
十三、废弃处置
废弃物性质:     √   危险废物                          工业固体废物
废弃处置方法:将气体安全地释放至大气。
废弃注意事项: 勿将阀门排放口对准人或物。
 
十四、运输资料
危险货物编号:22019(压缩的)、22020(液态的)
包装标志:不燃气体
包装类别:I
包装方法:压缩的为无缝钢瓶,液化的为真空绝热容器。
运输注意事项: 防止日光爆晒,严禁摔、震、撞击,避免瓶阀断裂,运输路线应按国家规定行驶
东坑二氧化碳制作
二氧化碳潴留的影响
酸碱平衡失调及电解质紊乱
正常人每日由肾排出固定酸的量有一定限度,而经肺排出的H2CO3(挥发酸)则相当大,所以,呼吸衰竭时会严重影响酸碱平衡的调节和体液电解质含量。
1、酸碱平衡失调由于通气障碍所致呼吸衰竭,因大量CO2潴留,PaCO2升高,而引起呼吸性酸中毒;同时因严重缺氧,氧化过程障碍,酸性代谢产物又增多,常可并发代谢性酸中毒。如果患者合并肾功能不全或感染、休克等,则因肾排酸保碱功能障碍或体内固定酸产生增多而加重代谢性酸中毒。换气障碍引起的呼吸衰竭,因缺氧可出现代偿性通气过度,使CO2排出过多,所以在发生代谢性酸中毒的同时可并发呼吸性碱中毒。某些呼吸衰竭患者发生的代谢性碱中毒多为医源性的,常出现在后,如在慢性呼吸性酸中毒中人工呼吸机使用不当,CO2排出过快过多,使血中H2CO3 明显减少,而此时通过代偿调节所增加的HCO3又不能*随尿排出,故可发生代谢性碱中毒;在纠正酸中毒时补碱过量亦可引起代谢性碱中毒,如钾摄入不足又应用大量排钾性剂和肾上腺皮质,均可导致低钾血症性碱中毒。
2、电解质紊乱呼吸性酸中毒时,常引起血Cl降低和HCO3增多,这是由于:①肾小管泌氢增加, NaHCO3重吸收增多,同时有较多的Cl以NH4Cl的形式随尿排出;②长期使用剂或颅内压升高发生呕吐亦可丢失过多的Cl③当血液中CO2蓄积,红细胞内的HCO3与血浆Cl交换引起血Cl降低。血钾、血钠、血钙的变化,受酸碱平衡紊乱、措施及肾功能的影响,其浓度可正常,亦可升高或降低
东坑二氧化碳制作
一种储存二氧化碳气的工具,一般使用在化学,,食品等行业。
按规格型号上可分为4L到40L不等,一般40L以下的使用在食品行业较多。
二氧化碳气瓶从规格型号上可分为:4L,5L,8L,10L,12L,15L,40L的。
一般像40L以下的都是使用在食品行业的较多,如:扎啤机,售酒机,酒店自酿啤酒设备,微型自酿啤酒设备,啤酒发酵教学试验设备,可口可乐的生产过程等。
二氧化碳钢瓶属高压容器,其临界温度为31.1℃,在临界温度以上,气体是不能液化的。若液体二氧化碳钢瓶温度**31.1℃,则无论压力多大,二氧化碳都始终保持气态而不能液化,钢瓶压力将急剧升高,以致有可能出现爆炸危险。因此当储运和使用钢瓶二氧化碳时,必须使用150kg/cm2或200kg/cm2级钢瓶,并经严格检查合格后才能应用,必须严格遵守原国家劳动总局“气瓶安全监察规程”中的有关规定,储运过程中严格防止曝晒,严禁敲击、碰撞、烘烤、不得靠近热源。   二氧化碳通过气瓶减压时,会吸收大量的热,以致使气瓶结霜甚至可能将阀蕊冻结住。当碳酸阀被冻结时,不能敲击或用火烘烤,只能用自来水淋洗给热。 


二氧化碳气瓶公称工作压力为15MPa,充装结束时的压力也不过是7-8MPa,远低于公称工作压力,为什*强调“严禁**装”,必须按0.6kg/L标准充装? 答:在瓶装气体中属于高压液化气体,其临界温度为31℃,当温度低于31℃时加压即可液化,当温度等于或**31℃,瓶内液态二氧化碳就转化为气态二氧化碳。 按0.6kg/L标准充装二氧化碳时,在温度接近31℃时,瓶内呈现的压力是气一液共存状态下,液体界面上的饱和蒸气为7.39MPa。当温度达到或**过31℃时,则发生液体向气体的相变,瓶内压力不再是二氧化碳饱和蒸气压的延伸,而是液态二氧化碳大量汽化而骤然上升的压力。此时表征瓶内的压力状况,实质上和气体一样。当温度继续升到54℃时,瓶内压力约增到15MPa,与气瓶公称工作压力相当。由于瓶装二氧化碳具有这些特点,为保证气瓶在充装、储存、运输和使用时的安全,应严格按规定的充装系统进行充装。 气瓶是一个立的无绝热层的薄壁密闭容器,瓶内二氧化碳的压力不仅与温度有关,而且与充装量有关。气瓶的公称工作压力,对于气体气瓶是指20℃时所充装气体的限定充装压力,充装量是以压力计量;对于盛装二氧化碳等高压液化气体的气瓶是指温度为60℃时瓶内气体压力的限定值,充装量是以重量计量的。若不按0.6kg/L标准充装,而采取**量充装,瓶内的气相空间相应减小,随着温度的升高,液态二氧化碳的体积相应膨胀,气相空间继续减小,终造成瓶内“满液”和气相空间消失。 表2 不同充装系数下的满液温度 充装系数/kg•L-1 0.790 0.750 0.688 0.664 满液温度℃ 18.1 21.8 26.3 28.4 瓶内出现满液现象,其压力不再是饱和蒸汽压,而是液态二氧化碳体积膨胀的胀力。此胀力远大于饱和蒸汽压。液态二氧化碳的体积膨胀系统较大,在-5~35℃范围内,温度每升高1℃,瓶内压力相应升高0.314-.0834MPa,所以赶装很*使气瓶赶压爆炸
可开发出以下用途的产品:
1.从脂肪族聚碳酸酯与多异制备聚氨酯材料,优于普通聚酯聚氨酯的耐水解性能。
2.用顺二酸酐作为*三单体进行三元共聚;产物是一种含碳酸酯基和酯基的不饱和树脂,可交联固化,亦能与纤维之类固体复合,是类似于普通不饱和聚酯使用的一种新材料。
3.脂肪族聚碳酸酯可以与各种聚合物共混而获得各种不同的性能。可以用作环氧树脂、PVC塑料等的增韧剂、增塑剂或加工助剂。
4.二氧化碳、环氧乙烷等的共聚物,二氧化碳、环氧丙烷和琥珀酸酐的三元共聚物能被微生物分解,不留残渣,是一类有希望的生物降解材料。
5.二氧化碳共聚物有优异的生物体相容性。特别设计的共聚物可望用作抗材料或用作缓释剂。
6.某些二氧化碳共聚物可用作固体颜料或填料的表面处理剂,隔氧材料,表面活性剂,陶瓷胶粘剂,热熔胶等。
7.聚碳酸亚丙酯与橡胶共混物有良好的耐油耐热氧老化性能,有比普通胶更好的机械性能,是一种优异的新型耐油橡胶。该项目每吨二氧化碳树脂成本约为环氧丙烷原料的价格,相当于国外工艺的3-30%,很**会在国外立足发展。.PPC/NBR型耐油橡胶的成本可比用纯降低10%左右,每吨产品的成本可降低1000元以上。
通用名称:二氧化碳英文名称:Carbon Dioxide中文别名:碳酸气英文别名:Carbonic Acid Gas、Carbonic Anhydride
本段化学方程式
C+O₂=点燃=CO₂  现象:生成能使纯净的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
Ca(OH)₂+CO₂=CaCO₃↓+H₂O 现象:生成白色的沉淀,用于检验二氧化碳
CaCO₃+CO₂+H₂O=Ca(HCO₃)₂ 现象:白色固体逐渐溶解
Ca(HCO₃)₂=△=CaCO₃↓+CO₂↑+H₂O 现象:生成白色的沉淀,同时有能使纯净的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生成
Cu₂(OH)₂CO₃=△=2CuO+H₂O+CO₂↑ 现象:固体由绿色逐渐变成黑色,同时有能使纯净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生成
2NaOH+CO₂==Na₂CO₃+H₂O(也可为KOH) 现象:不明显
CaCO₃=高温=CaO+CO₂↑  现象:有能使纯净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生成
CaCO₃+2HCl=CaCl₂+H₂O+CO₂↑
跟一氧化碳有关的,但同时也跟二氧化碳有关:
Fe₃O₄+4CO=高温=3Fe+4CO₂现象:固体由黑色变成银白色,同时有能使纯净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生成
FeO+CO=高温=Fe+CO₂     现象:固体由黑色逐渐变成银白色,同时有能使纯净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生成
Fe₂O₃+3CO=高温=2Fe+3CO₂现象:固体由红色逐渐变成银白色,同时有能使纯净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生成
CuO+CO=△=Cu+CO₂     现象:固体由黑色变成红色,同时有能使纯净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生成[2]
2CO+O2=点燃=2CO₂
本段相关危害
现在地球上气温越来越高,是因为二氧化碳增多造成的。因为二氧化碳具有保温的作用,现在这一群体的成员越来越多,使温度升高,近,**气温升高0.6℃,照这样下去,预计到21世纪中叶,**气温将升高1.5——4.5℃。
海平面升高,也是二氧化碳增多造成的,近,海平面上升14厘米,到21世纪中叶,海平面将会上升25——140厘米,海平面的上升,亚马逊雨林将会消失,两海洋的冰块也将大部分融化。所有这些变化对动植物而言无异于灭**之灾。
空气中一般含有约0.03%二氧化碳,但由于人类活动(如化石燃料燃烧)影响,近年来二氧化碳含量猛增,导致温室效应、**气候变暖、冰川融化、海平面升高……旨在遏制二氧化碳过量排放的《京都议定书》已经生效,有望通过国际合作遏制温室效应。
新二氧化碳浓度含量与人体生理反应·150~350:是不可能的
·350~450ppm:同一般室外环境 
·350~1200ppm:空气清新,呼吸顺畅 
·1200~2500ppm:感觉空气浑浊,并开始觉得昏昏欲睡 
·2500~5000ppm:感觉、嗜睡、呆滞、注意力无法集中、心跳加速、轻度恶心 
·大于5000ppm:可能导致严重缺氧,造成性脑损伤、昏迷、甚至
信息包装等级:III危险类别:2.2海关编码:2811210000
危险品运输编码:UN 1013 2.2WGK Germany:-说明:S9RTECS号:FF6400000
http://peng349656607.cn.b2b168.com

产品推荐